立秋到了,虽然天气还是热得让人直冒汗,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,这可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转换点。俗话说"立秋贴秋膘",但在这个还没完全告别夏天的时节,与其大鱼大肉地"贴膘",不如来一道既滋润又清爽的冬瓜排骨汤,简直是这个季节的完美选择。
为什么立秋要喝冬瓜排骨汤?
立秋虽然是秋天的开始,但实际上这个时候天气还是很热的,人体容易出现"秋燥"现象。冬瓜性寒味甘,有清热解暑、利水消肿的功效,正好能缓解初秋的燥热。
而排骨富含蛋白质和钙质,炖煮后的骨汤更是营养丰富。两者搭配在一起,既能滋润身体,又不会太过油腻,简直是立秋时节的理想搭配。
从中医角度来说,立秋后人体阴阳开始转换,这个时候喝点汤水,能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。冬瓜排骨汤清而不寒,补而不腻,正好符合这个季节的饮食原则。
展开剩余80%冬瓜的三大好处,立秋必不可少
一润燥:秋季"润肺"首选
秋天空气开始变得干燥,人体也容易出现口干舌燥、皮肤干裂等"秋燥"症状。冬瓜含水量高达96%以上,是天然的"保湿剂",常吃冬瓜能有效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。
冬瓜中的果胶和多种维生素能帮助肠道吸收水分,保持肠道湿润,预防便秘。立秋后喝碗冬瓜排骨汤,从内到外滋润全身,让你轻松应对秋燥。
二养肺:呵护呼吸系统
立秋后,气温逐渐下降,呼吸系统疾病开始多发。冬瓜有很好的清肺热、化痰湿的作用,常喝冬瓜汤能帮助清除呼吸道的黏液,保持呼吸道通畅。
特别是对于常年吸烟或生活在空气污染环境中的人来说,立秋时节来碗冬瓜排骨汤,能给肺部做个温和的"大扫除",为即将到来的秋冬季节做好准备。
三护肤:由内而外的美容
立秋后阳光中的紫外线虽然减弱,但夏天的肌肤损伤需要修复。冬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,这些都是皮肤修复的重要营养素。
冬瓜的利水消肿功效还能帮助排出体内多余水分和毒素,减少面部浮肿,让肌肤更加紧致有弹性。排骨中的胶原蛋白则能为皮肤提供弹性支撑,两者搭配简直是天然的美容汤。
冬瓜排骨汤的完美做法
说了这么多好处,现在来教大家怎么做一锅营养又美味的冬瓜排骨汤。
准备食材:
新鲜冬瓜 500克
排骨 300克
姜片 3-4片
枸杞 适量
盐 适量
胡椒粉 少许
香菜 少许(装饰用)
制作步骤:
第一步:处理排骨排骨洗净后,放入冷水中浸泡30分钟,去除血水。然后放入沸水中焯水3-5分钟,去除浮沫和腥味。这一步很关键,焯水彻底的排骨炖出来的汤才会清澈鲜美。
第二步:处理冬瓜冬瓜去皮去瓤,切成大小适中的块状。冬瓜皮下的部分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,所以不要削得太厚。如果是老冬瓜,建议把外皮完全去掉,以免有苦味。
第三步:炖煮将焯好水的排骨放入砂锅中,加入姜片和清水(水量以没过排骨为宜)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40分钟。
第四步:加入冬瓜当排骨炖至七分熟时,加入冬瓜块和枸杞,继续小火炖煮20分钟,直到冬瓜变透明,排骨酥烂。
第五步:调味最后加入适量的盐和胡椒粉调味,撒上切碎的香菜点缀,一锅营养丰富的冬瓜排骨汤就完成了。
小贴士让你的汤更出色
想要炖出一锅更美味的冬瓜排骨汤,这些小窍门一定要记住:
选对冬瓜很重要。优质的冬瓜外皮有一层白霜,敲起来声音清脆,这样的冬瓜水分足,口感好。
排骨最好选择肋排。肋排肉少骨多,炖出来的汤更加鲜美,而且骨髓中的营养物质更容易溶出。
炖汤时间要足够。冬瓜排骨汤最好用小火慢炖,这样排骨中的营养才能充分释放出来,汤的味道也更鲜美。
冬瓜不要和排骨一起下锅。冬瓜煮的时间不宜过长,否则会煮烂失去口感,所以要等排骨炖得差不多了再加入冬瓜。
冬瓜排骨汤的营养搭配
虽然冬瓜排骨汤已经很营养了,但如果想要营养更均衡,还可以做一些小调整:
可以加入一些胡萝卜,增加胡萝卜素的摄入,颜色也更加好看。
可以放一些玉米,增加膳食纤维,口感也更加丰富。
可以加入少量的薏米,增强利水消肿的效果,对于容易水肿的人特别适合。
立秋饮食的小建议
立秋虽然标志着秋天的开始,但这个时候的饮食调理要循序渐进,不能急于求成。
保持饮食清淡。立秋时节天气还比较热,饮食应以清淡为主,避免过于油腻和辛辣刺激的食物。
适当进食温热食物。虽然天气还热,但可以开始少量食用一些温性食物,帮助身体逐渐适应季节变化。
注意补充水分。立秋后空气开始变得干燥,要注意多喝水,保持体内水分平衡。
均衡饮食很重要。不要偏食,保证各类营养素的均衡摄入,增强身体抵抗力。
让生活多一些仪式感
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为家人煲一锅冬瓜排骨汤,不仅能滋养身体,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。
一碗汤的温度,传递的是对家人的关爱。在忙碌的生活中,花时间为家人做一道应季的汤品,是最朴实也最温暖的爱的表达。
立秋虽然还很热,但秋天的脚步已经悄悄临近。一碗冬瓜排骨汤,既能缓解夏末的燥热,又能为即将到来的秋季做好准备,何乐而不为呢?
你们家立秋会喝什么汤呢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家常做法!
发布于:北京市融丰配资-北京配资公司-专业股票配资价格-股票配资网址之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