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一 · 知古通今|周二 · 牧夫专栏
周三 · 太空探索|周四 · 观测指南
周五 · 深空探测|周六 · 茶余星话|周日 · 视频天象
原作:E.A. DeBenedictis
翻译:张国双
校译:马艺朔
编排:王璞
后台:朱宸宇
https://www.sci.news/space/mars-terraforming-13984.html
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行星科学家妮娜・兰扎及其同事在其最新论文中聚焦两个关键议题:一是使火星表面环境更接近地球需要哪些条件;二是若希望这颗红色星球未来能承载人类生命,当下需要采取哪些措施。
火星地球化改造艺术构想图。图片来源:戴恩・巴拉德(Daein Ballard)。
兰扎博士表示:“无论你相信与否,实际上,自 1991年以来,还从未有人系统性地探讨过火星地球化改造是否可行。”
“但自那以后,我们在火星科学、地质工程学、航天发射技术和生物科学领域均取得了重大进展,这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火星地球化改造研究,切实评估究竟哪些目标具备现实可行性。”
要想进行火星地球化改造,首先需要提升大气温度。这样,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微生物才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,从而促使氧气缓慢累积,为液态水和更复杂的生命形式创造条件。
研究人员指出:“在我们权衡升温改造火星的价值(相较于将其作为原始荒野予以保护的方案)之前,我们必须先厘清实际需求、成本及潜在风险。”
论文中,他们探讨并分析了当前对于火星上水、二氧化碳和土壤成分的了解,以及提升火星表面温度、增加大气压力和氧气含量的潜在途径。
如今,新兴技术有望在几十年内将火星的全球平均温度提升数十度。
研究重点可着眼于理解那些将决定未来火星改造方向的基础物理、化学和生物限制条件。这类研究将会推动火星探测、生物科学和大气工程领域的研究。
科学家们表示:“这项研究可能最终有助于我们守护‘地球绿洲’。”
(图源网络)
“为实现火星宜居化而开发的技术,例如抗干旱作物、高效土壤修复技术和改进的生态系统模拟等,很可能也会让我们的地球家园受益良多。”
“火星地球化改造研究为行星科学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试验平台,既能用于验证理论,又能帮助我们揭示知识盲区。”
“无论最终是否开展大规模地球化改造工程,持续开展相关研究本身都能推动科学取得重大进展。”
“在完成这些研究之前,我们甚至无法确定哪些目标在物理或生物层面是现实可行的。”
“如果我们能掌握改造火星这类星球的技术,人类迈向更远星际目标的第一步,或许就此迈出。”
责任编辑:DAIKIN
牧夫新媒体编辑部
『天文湿刻』 牧夫出品
微信公众号:astronomycn
图片来源网络
图片同款 立即购买 京东购物
谢谢阅读
融丰配资-北京配资公司-专业股票配资价格-股票配资网址之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