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转自:佛山日报
别让“打卡”成冒险!
未开发网红“野景点”藏隐患,安全警钟要敲响
文/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明谦、刘赟、张伟科
社交媒体上“必去的打卡地”,却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中瞬间“变脸”。近日,广东惠东一网红景点突发山洪,导致5名游客被水冲走。消息令人揪心,也再次将“网红景点”的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。
暴雨天气频繁来袭,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诸多不便,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安全问题。尤其是一些外地未运营的网红景点,在强降雨影响下,安全隐患凸显。
“照骗”下的诗与远方
“很多网红景点在社交平台上被宣传得特别美,看起来很是吸引人。”市民张女士此前被社交平台的“种草”帖吸引,翻山越岭前去打卡,最终却失望而归。她表示,自己去了之后才发现,很多地方连基本的安全标识都没有,更别说安全设施了。
这些所谓的“景点”,本质上是未经开发的区域。它们或许是一片废弃的矿场、一段不知名的溪流,或是一座荒废的古楼。在博主们的镜头下,被赋予了“爱心潭”等具有诱惑力的标签。游客们向往的,正是这种“原生态”的新奇体验。
“美丽的诱惑是危险致命的。”游客李先生认为,网上推介的这些网红点大多缺乏监管,一旦遇到暴雨天气,根本没人提前预警。可很多人就是抱着一种侥幸心理,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。
对此,佛山相关部门已多次发布劝诫,提醒市民切勿前往此类危险区域。未开发、未运营的网红景点,在暴雨等极端天气下极易发生山洪、泥石流等地质灾害,像废弃古楼还可能出现墙体坍塌。一旦发生意外,救援难度极大。
在社交平台上,关于佛山的“网红打卡点”其实也有不少,其中阅读量最高的两个点分别是西樵山十三洞和三水关山肚。
三水关山肚在2025年之前还没被开发,这里原本是废弃矿场,却因“蓝眼泪”、“广东版日照金山”等拍摄角度独特的照片在网络走红,不少年轻人宁愿迷路都要前往打卡。然而,矿场内部水深崖高,周边也没有完整的保护措施。不过,今年年初,南山镇计划投入2050万元建设关山矿野生态公园,为片区文旅发展做好配套。
同样,西樵山未开发的十三洞区域,遍布林间野路,不仅有游客在此释放烟雾筒拍摄“大片”,破坏生态,此前更发生过登山爱好者迷路、遇险的事件发生。西樵山景区管理方表示,曾多次呼吁市民游客听从指引,切勿前往未开发区域游览。
盲目“开荒”不可取
与“照骗”相比,vlog视频或者可以展现“野景点”的实况。在某社交平台上,一篇“佛山千佛崖徒步全攻略”的推文,将废弃的山头描述为“藏有与龙门石窟相媲美的佛像悬崖”。然而,评论区有网友反馈,现场已被铁网封锁无法进入,博主的回复竟是“需要找到角落路口”,这无疑是在暗示私自闯入的行为。
更有甚者,发布了雨天“开荒”徒步的视频。画面中,上山的野路非常湿滑。由于大部分区域没有石阶,徒步者需要一手握住树木外露的根茎,另一只手按住被雨水泡软的泥土,用半跪着的姿势爬上去。终于到“打卡”位置时,才发现“佛像”的尺寸只是比成人的个头高一半。
有户外运动的专业人士就提醒,未经开发的山路相对陡峭,山体沙石容易打滑,擅自上山探洞可能会摔倒受伤,甚至面临各种未知的危险,一旦发生意外难以自救。佛山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副会长唐斌建议,登山徒步应选择设施相对完善的标准景区,“至少有三五人,无论谁出现情况大家有个照应。”
此外,针对“放烟幕”做法,佛山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理事梁彬彬指出,类似烟雾等化学物品,对动植物有很大影响,气味色彩会影响小动物的识别功能、分泌功能等,户外爱好者应该做到“不留痕迹在山野”,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。
融丰配资-北京配资公司-专业股票配资价格-股票配资网址之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